问答题
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这些专利成果应用到当时美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探月工程,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以外空间发展产品和工业。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需求的日益加大,如许多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条件、特殊生物制品的大量生产等都需要在一个像月球那样庞大的“太空实验室”进行与完成。另外,月球被称为“人类未来能源的仓库”等等这些是人类探月计划的动力和目的所在。 材料二: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一期“绕”,其主要目标是开展月球表面的全球性和综合性环绕探测;二期“落”,主要进行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实现月面就位探测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主要由“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三期“回”,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无人采样返回地球,在地面开展科学研究。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前一期工程是后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体现了这一点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是普遍联系的......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问答题 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问答题 材料二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问答题 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