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受食品、能源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6%,而11月当月CPI更是达到 6.9%,创下了11年来的最高值。不少专家甚至担忧,中国已经进入全面通胀时代。2007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加息。这已是央行在过去的一年内第六次作出加息决定。央行表示,希望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在上述材料基础上,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等官方网站了解更多与物价有关的数据,分析2007 年的通货膨胀:
该次通货膨胀是否与货币供应量因素有关?或者说是否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从本质上看,物价是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所以,当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和能源价格上涨时,如果没有货币数量的扩张配合,则一般......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问答题 该次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的还是成本推进的?
问答题 经济周期有哪几种类型?
问答题 如何理解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