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考题

问答题 甲公司于2009年8月以2000万元货币资金投资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乙公司。后因甲公司经营策略调整,拟于2014年3月终止对乙公司的投资。经对有关情况的深入调查,注册会计师了解到: (1)终止投资时,乙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如下: (2)甲公司终止投资有3种初步方案,具体情况为:①注销方案:注销乙公司,支付从业人员经济补偿金及清算费用合计100万元,偿还短期借款1000万元后,收回货币资金4900万元;②股权转让方案:以5000万元价格转让乙公司的股权;③先分配后转让股权方案:先将未分配利润2500万元收回,然后以2500万元价格转让乙公司的股权。假定上述3种方案都可行,其他情况都一致,甲公司没有可税前弥补的亏损。 要求: (1)甲公司3种终止投资方案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处理? (2)分别计算甲公司3种终止投资方案实施后的税后净利润。

问答题 甲公司2014年度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审计项目组在对甲公司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内容进行检查时,发现以下事项:(1)甲公司2014年发生业务宣传费500万元、向某建材城支付赞助费50万元。甲公司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其作了全额税前扣除。(2)甲公司2014年发生业务招待费100万元。甲公司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在所得税前做了扣除。(3)甲公司2014年发生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清理损失30万元,甲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了清单申报扣除。(4)甲公司2014年发生新产品研发支出4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的支出为150万元),甲公司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研发支出加计50%在所得税前扣除。(5)甲公司向其母公司支付200万元的管理费,甲公司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其作了全额税前扣除。(6)甲公司2014年向某贫困山区直接捐赠100万元。甲公司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占会计利润12%的部分作了税前扣除。(7)2014年为全体员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金额分别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6%,计入工资核算,并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部扣除。(8)由于生产的A型产品价格波动,该类存货于2014年12月31日出现了减值,甲公司2014年末对该部分存货计提200万元减值准备,并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其作为存货损失作了全额税前扣除。(9)甲公司2014年向残疾职工支付20万元工资费用。针对该项工资费用,甲公司在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了加计扣除,总计税前扣除金额为30万元。(10)2014年,甲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了一项特许权使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甲公司每年应按B型产品的销售量向该境外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该境外公司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分支机构。2014年末甲公司按当年销售量计提了应付境外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200万元,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为税前扣除项目。2014年甲公司尚未实际支付该特许权使用费。在2014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甲公司未代扣代缴境外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

问答题 综合题:位于市区的某电子设备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电脑显示器,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00万元,其中房产原值4000万元,2014年发生以下业务:(1)销售显示器给某销售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销售合同约定取得不含税销售额7000万元;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合计为3500万元、增值税额595万元。 (2)8月受赠原材料一批,取得捐赠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金额60万元、增值税额10.2万元。(3)按上年末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从1月1日起将原值300万元的闲置车间出租给某销售公司,全年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 (4)企业全年销售显示器应扣除的销售成本4000万元;全年发生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12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7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用60万元,符合条件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90万元,管理费用中不含房产税和印花税)。 (5)已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费用400万元,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7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用60万元,实际发生的教育经费15万元。 (6)企业持有的原账面价值3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到12月底公允价值下降为210万元(企业以公允价值核算)。(说明:当地政府确定计算房产税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不考虑购进合同的印花税) 要求: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该企业2014年应缴纳的增值税。 (2)计算该企业2014年应缴纳的营业税。 (3)计算该企业应缴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4)计算该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 (5)计算该企业2014年应缴纳的房产税。 (6)计算该企业2014年度的会计利润总额。 (7)计算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8)计算广告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9)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新技术研发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10)计算工资附加"三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11)计算该企业2014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12)计算该企业2014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