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拿一幅画给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他总是说“很好看”。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不外回答说:“我喜欢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许多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英国学者罗斯金就曾很坦白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从愉快的标准看,后者引诱力自然比前者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觉得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二者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罗斯金的错误在于把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衡量艺术作品。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引诱力,所以他以为比不上英国姑娘。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给它们勉强进行了区分。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都是“低等感官”,只有前者可以感觉美感而后者则只能感觉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许引不起快感。_________。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的。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到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当时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在第3段横线处应补上的一句话是()。

A.美感具有引诱性,快感缺乏引诱性
B.与快感相比,美感更具有趣味性
C.与美感相比,快感则更具有实用性
D.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

相关考题

单项选择题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大,列岛之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日本人传统的独门院住宅的奢望。特别是在东京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里,高层居民楼拔地而起,占住宅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

单项选择题 ()是用惩罚来避免某些事情发生,(),小的惩罚不如没有惩罚。()是奖励也好,惩罚也罢,人们做事往往出于内在的动力,()一旦与奖惩挂钩,就变成了一个经济交易。(),给小奖反而不如不给奖,小的惩罚反而不如没有惩罚。 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单项选择题 炒作农产品的链条不像炒作房地产那么复杂,部分农产品可以被炒起来,就是因为有部分人在市场上获得了定价权。在我国,中间商可以轻而易举地隔开生产者和消费者,独占定价权。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直接见面,对价格无任何发言权,成为市场的弱势群体。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不到位,也没有形成有效对接。中间商却在流通环节占据有利地位,在农民面前扮演了消费者,在市民面前扮演了供应者,这导致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阵营和需求阵营权力不对等,力量不均衡,难以形成有效的博弈,市场机制便无法发挥调节价格的作用。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