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2006年5月8日9时30分,某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接到举报电话:
举报人(男声):我是A县城关镇杨村的一名群众,我向你们举报一件事:在我村南200米河堤旁,有一处房屋,有院墙围着,里面有造化肥的。白天不干,关着门,晚上12点以后开始生产,一般凌晨4-5点走一车假化肥。他们是从味精厂进的下脚料,白袋子装的,然后经过简单加工,再倒袋,冒充“美国嘉吉”化肥运往外地销售,请你们查处。
1235值班员:请问老板叫什么,他有营业执照吗?
举报人:姓刘,不是本村人,都叫他“刘二”,什么证件都没有。
值班员:我们会尽快查处,请问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举报人:请你们查完后告知我一下查的情况,我姓马,联系电话是:731××××
请你根据上面的举报电话,制作一份举报记录,并拟制受理机构处理意见。(附空白《举报记录》表一张)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县(区)工商机关如何正确开展此类检测工作? -
问答题
12315工作人员应如何受理王某的申诉? -
单项选择题
钟某亲友们提出的下列建议哪一项缺乏法律依据?()
A.请媒体曝光,并要求工商管理机关严肃查处
B.向出售该奶粉的商场索赔,或向生产该奶粉的厂家索赔
C.直接提起诉讼,要求商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
D.直接提起仲裁,要求商场和厂家连带赔偿钟某全家所受的精神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