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孔乙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第10段。(两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三位同学的朗读。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朗读得不错,语气上能够体现出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已的冷漠,体现酒客对丁举人的敬畏,特别是读到“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时声音颤抖更能体现对丁举人的敬畏。
师:好,点评得不错。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我们围绕着第10段,完成下列问题。形式是分组进行抢答。
生:我们回答第二题:“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知道,孔乙己不是大盗,只是小偷,偷的仅仅是书呀、纸、笔之类的小东西,他去丁举人家偷东西也只是偷小东西,而丁举人把他抓住后打一下也就罢了,可是却打了大半夜,而且打折了腿,可见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说得太好了,给点掌声鼓励。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题:“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是一个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从“竞”字可以看出,孔乙己会偷到丁举人家去是自己发昏,出乎大家的意料。还有“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丁举人的敬畏之情。
师:分析得好!
对上述课堂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点拨为学生解决问题总结了具体的方法
B.教师适时的点拔起到了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C.学生互评,教师点拔,体现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D.点拔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在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即使个别学生在听讲,也显得心不在焉。但是当他随机提问的时候,发现学生几乎都能理解他讲的内容。鉴于这种情况,李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之前也学过很多辛弃疾的词,有些同学从课外也看过很多,今天我们就自己所知道的辛弃疾的词进行一次你最喜欢的辛弃疾的词’讨论,好不好?”听完李老师的话,学生顿时打起了精神。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设计的什么原则()。
A.多样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
单项选择题
《紫藤萝瀑布》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是“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这属于下列的哪一个系列的教学()。
A.口语交际教学
B.阅读教学
C.写作教学
D.综合性学习 -
单项选择题
老师在讲解《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B.左手倚一衡木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