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下面是2005年11月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的目录摘编。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第一章战与和的变奏
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三章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四章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五章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六章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命运的角度对该目录增加一条子目录,并说明增加理由。(所增加内容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参考答案】
示例1:增加目录:重庆谈判。理由: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中国朝着和平民主的光明方向发展。
示例2:增加目录:北平和......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前是()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
单项选择题
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1943年出版)一书说,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
单项选择题
1947年2月底,国民政府要求最后一批坚守在南京和平谈判的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代表经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将军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延安。材料表明()
A、美国不满国民党破坏和谈
B、中共贏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
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美国在国共和谈中显露中立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