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伐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
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 据此观点可推知()
A.德意志君主制违背潮流
B.德意志帝国潜伏了危机
C.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
D.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
单项选择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 这主要是因为()
A.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C.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D.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
单项选择题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谈到,“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
A.法制建设的程序符合民情
B.政治制度体现了天赋人权
C.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
D.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