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3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普通办公楼,如图28-32(Z)所示,房屋高度为160m,1~4层层高6.0m,5~38层层高4.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无薄弱层。

假定,楼盖结构方案调整后,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106kN,底部地震总剪力标准值为12500kN,基本周期为4.3s。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Y向框架部分分配的剪力与结构总剪力比例如图29所示。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Y向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且未经调整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首层V=600kN;各层最大值Vf,max=2000kN。试问,抗震设计时,首层Y向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00
B.2800
C.3000
D.330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假定,该结构进行方案比较时,刚重比大于1.4,小于2.7。由初步方案分析得知,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Y方向按弹性方法计算未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层间最大水平位移在中部楼层,为5mm。试估算,满足规范对Y方向楼层位移限值要求的结构最小刚重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7
B.2.5
C.2.0
D.1.4 -
单项选择题
假定,裙楼右侧沿塔楼边设防震缝与塔楼分开(1~5层),左侧与塔楼整体连接。防震缝两侧结构在进行控制扭转位移比计算分析时,有4种计算模型,如图27所示。如果不考虑地下室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试问,采用下列哪一组计算模型,最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A.模型1、3
B.模型2、 3
C.模型1、2、4
D.模型2、3、4 -
单项选择题
假定,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定为C级,抗震性能设计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有下列4组,如表32A~32D所示。试问,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构件抗震性能设计时,采用哪一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基本要求?()注:构件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简称“弹性”;满足屈服承载力要求简称“不屈服”。
A.表32A
B.表32B
C.表32C
D.表32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