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拒不交纳。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2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乡村的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3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结合材料1、2、3,说明三次土地改革的区别。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第一次土地改革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故......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试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2所反映的哲学道理。 -
问答题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材料1中东施的做法错在哪里。 -
多项选择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的基本原则除党的领导、人民主权外,还包括
A.人权保障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律至上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