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崎岖的路途,奇异的见闻……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多有见识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歇。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使我们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其余95%的人的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大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苇笛《为生活设定目标》) |
卡耐基的调查证实了什么
- A.3%有明确目标的人取得了成功。
B.97%无目标的人仍然普通与平庸。
C.5%的人不知去了何处找不到了。
D.杰出与平庸不在天赋与机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绝大多数才子才女们的最终结局的一项是:
A.轻狂自傲。
B.贪图享受。
C.腐化堕落。
D.江郎才尽。 -
单项选择题
找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黑洞不会是密度无比巨大的物质。
B.黑洞的密度和质量总在不断增加或减小。
C.在“另一极端”的原子级黑洞中,物质有可能逃离。
D.物质的M全部进人其自身的rc即为黑洞。 -
单项选择题
张爱玲其实从未年轻过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
B.她是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C.父母多年不和在她十岁那年分道扬镳。
D.她被继母陷害小小年纪便尝尽世态炎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