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元旦”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据传说,“元旦”一词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古代人所说的“元旦”和我们今天说的“元旦”并不是一回事。
历史上,元旦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旦”是一个象形字,“日”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在汉语各地方言中“元旦”有不同的叫法,一般叫“正月初一”,也有叫“大年初一”、“大天初一”的。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始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命名。1912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并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公历(也称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好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至此,“元旦”这一节日才正式确定下来。
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 A.在“立春”前后
B.也叫“正月初一”
C.和春节是同一天
D.是公历1月1日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第4段中画线词语“独领风骚”的意思是:
A.最受欢迎
B.表现出色
C.运气最好
D.非常特别 -
单项选择题
作者在给歌星打电话以前:
A.了解歌星的歌唱成就
B.具有丰富的写作经验
C.不认识歌星的那位朋友
D.在《幽香》上发表过文章 -
单项选择题
根据第2段,得了“异嗜癖”的人可能会:
A.喜欢吃肉
B.不喜欢运动
C.喜欢吃泥土
D.注意力不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