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999年1月,李某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0年2月,李某见未过保质期,便打开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某与刘某食用后呕吐,邻居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0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某、刘某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李某、刘某二人共花去医疗费2000元,交通费150元,陪床费200元。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2000年4月李、刘二人向法院起诉。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指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生产厂家,也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
- A.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致损的瑕疵并非商场的过错而生
B.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产品缺陷致损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本案中原告起诉时已过时效期间
C.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进货时商场尽了检验义务,但不能检查出这种隐蔽瑕疵
D.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销售者在既不能指出生产者也不能指出供货者时,应当自己赔偿消费者损失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一英国商人某甲在俄国的代理人某乙,要从俄国把一批货物运到英国港口城市赫尔,并将一份普通提单交付给某甲,运送该货物的船长为德国人某丙。该船在去英国途中在挪威海域失事,所运货物被打捞到挪威的海岸上,根据挪威的法律,在上述失事的情况下,船长有权出卖所运货物,并把所有权有效地转让给一个善意的买主,于是船长行使他的自决权,通过公开拍卖,把所载货物卖给了一个善意买主丁。后来,丁将该批货物又出售给该船长某丙,某丙将货物运往英国。而按照英国法律,船长是无权转让上述货物的,某甲即向英国法院提起诉讼,对某丙运到英国的货物主张权利,并要求丙补偿货物被非法占有所受的损失。依照国际法私法理论,本案应如何处理( )
A.法院应依英国法律,认定丙出卖货物的行为无效,丙承担甲的一切损失
B.法院应依挪威法,认定丙出卖货物的行为有效
C.法院应依俄国法律,认定丙出卖货物的行为无效
D.法院应依德国法,认定丙出卖货物的行为有效 -
单项选择题
我国北京某研究所甲与韩国某生产商乙签订一份技术转让合同。合同中规定:因本合同发生的一切争议应提交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就技术是否存在缺陷发生争议,并向国际商会仲裁院提请仲裁。双方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某丙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某丙便指定 ABC三名仲裁员,仲裁庭依照甲方当事人的申请决定公开审理,乙方提出异议后,进行了不公开审理。最后经过仲裁庭的协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仲裁庭据此制作了裁决书。但在甲依该裁决书请求继续履行合同时,遭到乙的拒绝,甲便向法院提起诉讼。依照有关涉外仲裁的规定,有关于本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双方不可以约定由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
B.甲、乙双方共同委托某丙指定3名仲裁员不符合仲裁规则
C.仲裁庭依当事人的申请决定公开审理不对
D.甲在乙拒绝履行裁决书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是错误的 -
多项选择题
法抬需要良法,以下属于良法在内容上的主要表现的是:( )
A.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B.法律体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法律规范体系有正义性
D.法律在用语、结构、效力等方面所表现的形式上的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