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恩、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
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
B.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
C.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
D.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 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
B.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
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
D.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
单项选择题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 这些争论()
A.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想蔓延 -
单项选择题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伐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 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