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P题库网 PP题库官网
logo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位老师在教《赤壁之战》时,听一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就示意学生,重新读这一小段话。
生:(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误读“船帆”)直向北岸驶来……
师:孩子,你读错了一个词语,前面用的是“船帆”,后面用的是“帆船”,为什么不能两次都用“帆船”呢?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生:用得重复就不美了。
师:真的是这个原因吗?
生:“船帆”与“帆船”是不一样的。“船帆”讲的是船上的“帆”,“帆船”讲的是有“帆”的船。
师:噢,兵士看到的是“船上的帆”,曹操看到的是“带帆的船”。
生:我想兵士看时一定是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船离得很近了。
生:我也明白了。曹操先站在船头迎风眺望,还没有看见什么,兵士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但是东南风很急,一眨眼工夫,曹操定睛一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可以看出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
师:你太会读书了,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了“天时”——东南风。
这位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哪一种教学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案例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具体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启发应当是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的,从而使得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才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将自己当作人格上与之完全平等的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才可能真正地调动起来。

    点击查看答案
    微信小程序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